A dinosaur

节目

捐款支持

EN


繁

EN


繁

新闻稿

  1. 主页

  2. ・
  3. 新闻及多媒体库

  4. ・
  5. 新闻稿

    2022年第50届香港艺术节
    节目详情公布
    2021年12月17日早上10时起接受购票及网上登记

    (香港,2021年12月14日) 香港艺术节欣然公布2022年第50届艺术节的节目详情。艺术节将於2022年2月至3月期间,为观众带来多场精采节目,包括大众期待已久的现场演出,此外亦有多场网上演出,以及一系列「加料节目」、外展及教育活动。2月25日香港管弦乐团将於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带来马勒第四交响曲音乐会,为第50届香港艺术节正式揭开序幕;闭幕演出将於3月26日举行,由上海歌剧院与苏州交响乐团携手献演一场遊走古今及中西音乐的盛大音乐会。

    2022年第50届香港艺术节的节目详情现已上载至艺术节网站www.hk.artsfestival.org。购票及网上登记会於12月17日早上10时开始。

    (有关第50届香港艺术节的统计数字,请参阅附页)

    香港艺术节协会主席查懋成先生表示:「第50届香港艺术节精采纷呈,我们将於全港各地举行连串大家期待已久的现场表演,亦会举办一系列网上节目。此外还有由一众艺术家运用当今崭新科技精心製作的『艺术科技』创意之作,相信会令各位叹为观止。

    随着香港艺术节踏入50周年,我想藉此机会,特别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的赞助,以及多年来的鼎力支持,令这项国际盛事能够顺利举行。我们亦要向所有合作夥伴、捐助者、赞助人、参与其中的艺术家,当然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属下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致以衷心谢意,你们为艺术节作出了重大贡献。」

    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何嘉坤表示:「今届艺术节的主题是『连繫』。透过各项精采表演,将艺术家和观众连繫起来,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扎根本地,同时又将国际视野融入艺术节的DNA之中。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平台,我们建立起各种跨地域、跨文化的连繫;而在连繫过往的同时,我们也连繫未来——今届我们一方面向昔日名人致敬,另一方面也致力探索崭新手法和形式,在演出和製作的科技运用上作出更多新尝试,从而展望未来。经典作品在艺术节永远占有一席之地,我们亦期望一些今届首演的作品,能够在未来成为经典。今年,艺术科技是我们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亦期待在下一个五十年,能够发掘更多新的可能性。」

    第50届香港艺术节焦点节目

    一如以往五十年,艺术节呈献的节目均让观众体验过去、现在及将来,这点从今届两个特备节目——「新马师曾名剧展」及《拉娜》便可见一斑。粤剧艺术植根本地,多年来承传发展,同时也是艺术节长久以来的核心节目之一。1974年及1975年,名伶新马师曾亮相香港艺术节;数十年後,我们献上向这位名伶致敬的多台好戏;与此同时我们亦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互动歌剧《拉娜》,透过崭新的数码科技及多媒体技术,於2022年重新解构「舞台」的定义。

    艺术节致力鼓励创新的艺术构思,以艺术科技为题的节目将会是今届艺术节的重点推介。艺术科技以一种跨界形式来创作表演艺术作品,并发掘将资讯及科学技术应用其中的新方法,从而释放艺术与科技的潜能。这些崭新节目不受实体配套或场地规限,观众甚至能亲身参与互动。以下节目糅合了数码科技及多种形式,展现艺术科技为表演艺术带来的启发和合作:

    • 由艺术节与芬兰国家歌剧院及芭蕾舞团联合製作的特备节目、沉浸式互动歌剧体验《拉娜》,将於2022年2月25日起在香港海事博物馆上演,公众届时可预先登记免费参与。是次演出为芬兰以外的国际首演。此外,艺术节亦会举办一连串的外展教育活动,藉以在艺术爱好者及年轻新生代中孕育本地创意构思。艺术节更特意邀请香港人气年轻演员顾定轩先生担任《拉娜》的外展大使,在未来一年与大众,尤其是学生,共同经历这段探索之旅。这个沉浸式互动歌剧体验《拉娜》由艺术节与芬兰国家歌剧院及芭蕾舞团(歌剧院)联合製作,连同一系列悉心设计的外展教育活动,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独家赞助。
    • 在《彼岸》俞湘君钢琴超媒体音乐会中,中国钢琴家俞湘君以钢琴乐声配合现场的多媒体装置,以一种全新且多方位的演绎手法呈现并诠释现代音乐。
    • 艺术科技新猷「赛马会创艺科媒系列」的两个新製作——沉浸式虚拟实境剧场《诗》及表演式装置音乐会《混序维度》。
    • 英国AΦE艺团的《舞0度》运用扩增实境技术(AR),观众只需手持平板电脑,就能让电子装置内的虚拟舞者跃进现实世界。节目於中环中心H6 CONET及618上海街予公众免费参与。
    • 重临香港艺术节的两个团体——爱尔兰正点剧团的《机器超人》(1.0版本),由《权力遊戏》演员傑克.格里森,演绎全新遥距互动作品;比利时Ontroerend Goed艺团带来一对一网上遊戏,为观众创造个人专属的互动戏剧体验。

    精采节目还包括:

    • 香港管弦乐团将献演马勒第四交响曲,作为今届艺术节的开幕演出。在备受国际乐坛瞩目的本地指挥家吴怀世带领下,香港管弦乐团将与女高音邝励龄携手演出马勒这首温暖和煦的交响曲。
    • 艺术节闭幕演出则由上海歌剧院与苏州交响乐团送上东西乐音交汇的心灵之旅。大提琴家王健为陈其钢的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担任独奏;著名女高音孟萌以京剧青衣的风格演唱陈其钢的《江城子》;女高音和慧与男高音韩蓬则会携手演出华格纳《崔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选段——第二幕前奏曲与「爱之二重唱」、第一幕前奏曲,以及〈爱之死〉。
    • 粤剧伶王新马师曾(1916-1997)以独特的「新马腔」享誉艺坛。2022年香港艺术节庆祝50周年之际,特意精选四部新马师曾名作,邀请新剑郎先生作艺术总监,并由新一代粤剧精英担纲演出,向这位曾於早年艺术节演出的名伶致敬。这亦将会是新马师曾逝世後的首个回顾演出,更显意义非凡。
    • 戏剧界翘楚毛俊辉,继《百花亭赠剑》之後,再次与艺术节携手探索戏曲创新之道,「粤剧新姿创作坊」精选叁个独具艺术特色的经典戏码,重新修订剧本、编排配乐,并以叁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特色,与红伶及年青粤剧菁英结合新旧演绎方法,共谱戏曲新章,让粤剧传统焕发新时代艺术魅力。
    • 香港艺术节製作的首套大型舞蹈歌剧《两生花》,云集香港舞蹈团精英舞者、香港傑出歌唱家及音乐家倾力演出。《两生花》由《两个女子》与《萧红》两部室内歌剧串连而成,从中国女作家萧红波烂壮阔的一生,到香港作家西西笔下两个平凡女子的生命与爱情,对照两代女性在时代的阴影下,对自由、爱情、生命的不变渴求。
    • 班贝格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胡萨,将带领乐团呈献叁场现场直播音乐会——史密塔纳代表作《我的祖国》、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以及马勒第九交响曲。乐团也将於网上呈献亲子音乐会,演奏圣桑热闹欢腾的《动物狂欢节》与哈斯的《我想知道我是谁》。
    •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历史悠久,舞团将其经典及当代傑作,录製成现场演出影片於香港放映,当中包括由传奇编舞家纽瑞耶夫编排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影片於2021年摄製,将在艺术节作亚洲首映;此外还有一百八十年前於舞团首演的凄美浪漫经典《吉赛尔》,以及由获奖无数的当代编舞家派特编排的《身与魂》。
    • 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拥有超过叁百五十年悠久历史,曾首演莫扎特、史特劳斯与华格纳等大师的多部歌剧,2018年获国际歌剧奖最佳歌剧院奖,为当今最负盛名的歌剧院之一。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将於本届香港艺术节呈献两场网上节目——《死城》和《鼻子》。
    • 澳洲炙手可热的编舞家史蒂芬妮.雷克风格大胆创新,以慑人的大型舞作展现感性与理性世界之碰撞。2018年的大型舞作《无极》於墨尔本首演後大获好评,五十多位年轻舞者在台上聚散有致,整体中透现舞者的独特个性,演绎个人与宇宙互生有无的宏大观念。继巴黎之後,香港版本将由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的舞者为作品注入香港韵味。
    • 曾获多个国际奖项的钢琴家陈萨,将於其独奏会上演绎贝多芬、萧邦及舒曼的作品。此外,她亦会与指挥俞潞及香港管弦乐团携手演绎贝多芬於战火下的维也纳谱写、被冠以「皇帝」之名的第五钢琴协奏曲。
    • 居英香港剧作家吴翠茵,改编瑞典文豪斯特林堡在1888年创作的《茱莉小姐》,将豪门千金爱上低下男僕人的悲剧爱情,搬到1949年的殖民地香港。剧场版《茱莉小姐》由香港艺术节与新加坡话剧团联合监製、活跃英国剧坛的获奖新加坡导演黄俊彬执导、英国及新加坡的实力派演员演出。
    • 跨界联手创作的赛马会本地菁英创作系列《日新》音乐剧,汇聚香港重量级艺术家,包括作曲及音乐总监金培达、导演邓伟傑、编剧陈咏燊,以及作词岑伟宗,并由年轻活力演员倾力演出,以充满动感的戏剧、舞蹈,以及动听乐曲重新想像青年孙日新的激情岁月。
    • 由四位活跃於德国的韩国弦乐家组成的伊斯美弦乐四重奏,将於两场音乐会中演奏孟德尔颂和莫扎特等德奥经典作品。另外,这队年轻四重奏乐团也会和香港管弦乐团携手挑战当代之作。
    • 著名编剧莊梅岩再度为艺术节执笔,夥拍导演黄龙斌带来《我们最快乐》,藉同志之爱及悬疑情节,透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色爱慾及关係本质。
    • 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英皇口琴五重奏将第叁度登上香港艺术节舞台,联同钢琴家罗乃新及竖琴家于丹携手演绎莫扎特、萧斯达高维契及基普斯基等不同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请浏览香港艺术节网站,获取更多节目资料以及最新消息。

    「香港艺术节@大馆2022」

    「香港艺术节@大馆2022」的活动横跨两个星期(2022年2月12至20日),带领观众遊走大馆不同角落,享受包罗万象的艺术体验,与精英艺术家近距离接触。

    精选节目包括:由英国编舞家纳塔妮.结尔莫(Natalie Gilmore)带领约六十位不同年龄、族裔、背景的本地素人舞者带来的大型户外跨代舞蹈演出《活现童话》;由香港土生土长的世界口琴冠军CY Leo何卓彦,联乘过百位跨代口琴表演者演奏不同年代口琴音韵的《我呢一代口琴人》;国际著名编舞家黎海宁将大馆空间化成户外舞台的作品《咏叹调》;在大馆的拘留室以单对单形式进行,包含跨界别体验式演出及多媒体装置的项目《憩》;由叁位本地年轻艺术家製作,特别为大馆设计的声音装置《璃屋》;以及利用不同年代的卡式录音带组装而成,探讨音乐存档及消费模式的大型声音装置《云端录音带2.0》。「香港艺术节@大馆2022」的所有节目均为免费,部分节目需预先登记,详情请留意 taikwun.artsfestival.org。

    「#我的香港艺术节」及五十周年纪念特刊

    为庆祝香港艺术节将於2022年踏入50週年,并向於过去五十载曾参与并支持艺术节的各界人士表达谢意,艺术节团队诚邀各界参加「#我的香港艺术节」活动,在社交媒体标记@HKArtsFestival及#我的香港艺术节,或於https://myhkafstory.artsfestival.org/tc/ 递交故事,一同分享对艺术节最深刻的回忆。

    香港艺术节亦预备了一本内容全面的中英双语周年纪念特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享香港艺术节长久以来在文化交流和艺术推广上鲜为人知的轶事回忆,从多方面见證艺术节一直以来致力推动香港艺术发展的漫长历史;透过图片和文字,结合回顾与前瞻,交织成香港艺术节的往昔岁月和未来愿景。昂然走过半个世纪,我们热切期待迈向下一个精采五十年。

    详情请浏览香港艺术节网站。

    加料节目 (PLUS) ─ 演出之外,更多精采!

    艺术节「加料节目」透过不同活动,让观众深入了解各个演出製作,鼓励观众与艺术家互动接触,让大众在台上台下寻觅启迪和共鸣。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并行,带领大众投入艺术家们的想像世界:《彼岸》的互动多媒体装置,为节目的钢琴演出提供更多维度的感官体验;来自中国内地、法国和澳洲的编舞家,将分享如何遥距编排舞作《小珂》和《无极》;还有来自捷克的《希腊受难曲》线上幕後花絮,让你深入了解这齣歌剧钜作的製作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加料电影、放映会、大师班、工作坊、演後艺人谈和演前讲座等活动。

    更多活动资讯将於1月在 go.hkaf.org/plus 及「艺术节加料节目指南」公布。

    青少年之友

    青少年之友自成立以来已触及800,000名学生,一直与青少年之友会员共同「认识‧发掘‧创造」艺术,以灵活及多元的方式,采用实体及网上形式举办艺术教育活动,以配合学校及学生的不同需要。此外,随着STEAM教育计划的发展,青少年之友加添多项艺术与科技相关的活动,包括「艺术与科技创作比赛」及特别设计给学校巡演的沉浸式体验。

    购票及其他资讯

    第50届香港艺术节的门票购买及网上登记将於12月17日早上10时开始*。观众如欲购票欣赏现场节目,可透过城市售票网购买#;而其他网上节目及「加料节目」^则可於艺术节网站登记观赏。

    *班贝格交响乐团於戏院的直播演出、中国国家京剧院及上海歌剧院与苏州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以及《拉娜》除外。班贝格交响乐团於戏院的直播演出门票於2022年1月6日公开发售,《拉娜》亦於同日开始接受网上登记。

    #在香港演艺学院演出的艺术节节目门票亦可透过快达票订购。

    ^於戏院上映的「加料节目」电影,则於个别院线售票。

    鸣谢

    香港艺术节衷心感谢每一个赞助机构对第50届香港艺术节的鼎力支持。节目赞助机构包括: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工银亚洲、查氏基金会、香港兴业国际集团、犇亚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信兴集团及尤德爵士纪念基金;艺术节指定高级用车伙伴大昌行汽车租赁、艺术节指定航空公司芬兰航空、艺术节指定户外媒体伙伴博纳户外广告有限公司、艺术节指定直播科技合作伙伴天开数码媒体有限公司、主要酒店伙伴香港君悦酒店,以及支持机构香港品牌。

    [赞助商及合作伙伴请见附页]

    关於香港艺术节

    香港艺术节於1973年正式揭幕,是地区内举足轻重的表演艺术节,亦是国际艺坛中重要的文化盛事。艺术节於每年2月至3月期间呈献众多优秀本地及国际艺术家的演出,节目式式俱备,既顾及古典传统口味,亦兼备大胆创新的表演形式。艺术节多年来积极委约及製作本地全新的戏剧、音乐、室内歌剧及当代舞蹈创作,不少作品更已在香港及海外多度重演。艺术节每年亦举办250项深入社区的「加料节目」及针对大、中、小学生的多元化艺术教育活动,致力丰富香港的文化生活。此外,透过与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联合呈献的「无限亮」计划,艺术节致力创造共融空间,让不同能力人士均可以一同欣赏、参与、拥抱艺术。

    传媒查询

    传媒若有查询,可联络艺术节市场部:电话 (852) 2824 3555或marketing@hkaf.org。

    footerBackground
    stayInTheKonwBefore

    不想错过
    精采表演?

    订阅电子通讯,掌握香港艺术节最新资讯。

    关注我们

    icon
    icon
    icon
    icon
    icon
    icon
    icon
    icon
    footer_image

      关于我们

      香港艺术节简介

      委约及新制作

      艺术节之友

      空缺及招聘

      年报

      过往节目

      联络我们

      节目

      歌剧

      戏曲

      音乐

      戏剧

      舞蹈

      加料节目

    • 订票及观赏节目资讯

    • 现场演出

      网上演出

      订票须知

      支持艺术节

      赞助

      贊助舍計劃

      香港艺术节基金会

      捐款支持

      赞助伙伴

      艺术节支持者

      刊登广告

    • 教育及外展

    • 加料节目

      过往加料节目

      青少年之友

      网上艺术教育平台

    • 新闻及多媒体库

    • 新闻稿

    • 更多

    • 线上杂志

      网上书刊

      HKAF Digital

      无限亮

      艺术节专卖店

      演出场地

      使用条款

      私隐政策声明

    footer_mobile_image
  • 关于我们

  • 香港艺术节简介

    委约及新制作

    艺术节之友

    空缺及招聘

    年报

    过往节目

    联络我们

  • 节目

  • 歌剧

    戏曲

    音乐

    戏剧

    舞蹈

    加料节目

  • 订票及观赏节目资讯

  • 现场演出

    网上演出

    订票须知

  • 支持艺术节

  • 赞助

    贊助舍計劃

    香港艺术节基金会

    捐款支持

    赞助伙伴

    艺术节支持者

    刊登广告

  • 教育及外展

  • 加料节目

    过往加料节目

    青少年之友

    网上艺术教育平台

  • 新闻及多媒体库

  • 新闻稿

  • 更多

  • 线上杂志

    网上书刊

    HKAF Digital

    无限亮

    艺术节专卖店

    演出场地

    使用条款

    私隐政策声明

    © 版权为香港艺术节协会有限公司所有

    主页
    节目
    最新消息